鋼鐵行業出鐵場除塵灰氣力輸送系統采用正壓密相輸送,主要是由氣源、流態化泵、輸送管道、防堵排堵管道、控制閥組件、除塵系統、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。
從出灰口出塵灰進入上引式流態化泵,然后集中到系統內部集中倉,氣力輸送送往遠程中轉倉,再由中轉倉輸送到原料燒結系統。氣力輸送氣源為壓縮空氣(無油無水)。
一、流態化泵輸送過程
流態化泵在本系統中主要用于高爐灰的輸送,它自動化程度高,利用PLC控制整個輸送過程實行全自動控制。主要由進料裝置、氣動出料閥、泵體、氣化裝置、管路系統及閥門組成。流態化泵輸送過程分為進料、流化加壓、輸送階段、吹掃階段4個階段:
(1)進料階段:流態化泵投入運行后進料閥打開,物料自由落入泵體內,當料位計發出料滿信號或達到設定時間時,進料閥自動關閉。在這一過程中,料位計為主控元件,進料時間控制為備用措施。只要料位到或進料時間到,都自動關閉進料閥:
(2)流化加壓階段:泵體加壓閥打開,壓縮空氣從泵體底部的氣化室進入,擴散后穿過流化床,在物料被充分流化的同時,泵內的氣壓也逐漸上升.
(3)輸送階段:當泵內壓力達到一定值時,壓力傳感器發出信號,吹堵閥打開,延時幾秒鐘后,出料閥自動開啟,流化床上的物料流化加強,輸送開始,泵內物料逐漸減少。此過程中流化床上的物料始終處于邊流化邊輸送的狀態.
(4)吹掃階段:當泵內物料輸送完畢,壓力下降到等于或接近管道阻力時,加壓閥和吹堵閥關閉,出料閥在延時一定時間后關閉。整個輸送過程結束,從而完成一次工作循環。
二、輸送管道
針對本物料輸送系統的特點,物料成份主要為鐵氧化物,硬度較高,同時由于輸送距離很遠,未端物流速度很高,因而對輸送管道的耐磨性要求較高。輸送管道及彎頭擬采用陶瓷內襯復合管道。這種耐磨管從內到外由陶瓷層、過渡層和鋼管層組成。陶瓷內襯復合鋼管具有優異的耐磨、耐熱、抗機械和熱沖擊性能,容易焊接和安裝,特別適用于磨損、沖刷嚴重的物料輸送場合。
三、防堵排堵管道:
A助吹:遠距離輸送過程中,物料在長直管線部分容易出現偏析而造成分層,導至輸送失敗,因此在輸料管上沿程設增壓器助吹。增壓器的作用是當輸送距離過遠時,通過切向增壓,小流量高壓力的氣流進入輸料管增加擾動,使輸料管內的物料始終處于穩定的流動狀態,防止出現物料在輸料管內沉積而導致堵塞現象的發生,使物料順利輸送至卸料點,保證輸送物料的可靠性,且能起到排堵的作用。
B排堵:如遇意外事故而出現堵塞,此時裝于輸料管上的壓力變送器采集的壓力值達到上限值,控制單元發出指令,流態化流態化泵所有閥全部關閉,排堵閥突然打開,堵塞的物料在壓差下就會迅速反吹回儲料倉上部。壓力值到達下限時,再重新開啟助吹閥,直到管道暢涌,再繼續輸送。
四、除塵器(尾部除塵裝置)
終轉倉和集中倉上部設置有濾袋除塵,由其凈化后的氣體符合環保要求(排放氣含塵量<10mg/m3)可直接排入大氣。
五、氣力除灰與傳統的機械除灰方式相比,有其獨特的優點:
1、在輸送過程中,灰不與水接觸,故灰的固有活性及其它物化特性不受影響,有利于粉灰的綜合利用;
2、減少灰場占地避免灰場對地下水及周圍大氣環境的污染;
3、系統自動化程度較高,所需的運行人員較少設備簡單;
4、占地面積小,便于布置輸送路線選取方便,布置上比較靈活;
5、便于長距離集中、定點輸送等。